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谓的潮汐力影响生态圈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所以只要把引力作用流体物质转变形成的潮汐力给遏制住或者针对性的减小影响,宜居星球上的生态圈也就不会再受什么太严重的影响。
根茎穿透地层,它们的目标是宜居星球的地底世界。
在深入到一千公里深后,根茎停止再继续向星球更深层次的力量介入进来,而是开始横向并联其他的根茎,从而形成一张包裹星球,形成规模空前的巨大根茎网络。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削减地下熔岩流体对地表的影响,原理就和通过增大墙壁厚度来实现隔音差不多,只要地底靠近地表的稳定区域足够厚,即便地底的潮汐力最终仍然会影响到地表,至少也不会再像处理前表现的那么猛烈。
这是针对熔岩流动所表现出潮汐力的一种处理办法,此外在地表人为性的开辟出一些缺口,用于释放地核内部压力,这样的设计布局,也就可以避免星球内部能量的过度积压。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采集者都对这个方案采取积极赞同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星球的内核冷却形成固态?这样的话行星上肯定是不会再出现潮汐力。”
这是一劳永逸的想法,按照这个采集者的构思,它们完全可以把整个宜居星球的内部流态物质都转变为固态物质,这样就可以忽略掉星球内部的潮汐力作用,只需要思考该如何处理海洋潮汐力即可。
可这一想法,还是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
“地磁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星球内核来解决,转变为固态的话地磁会严重减弱,恒星风会将星球表面大气圈会被吹跑。”
对于星球生态圈来说,大气圈被吹跑可是个毁灭性的灾难,还不如承受火山喷发、地震肆虐这些天灾,至少这些还能有物种留存下来,大气圈被吹跑,那是啥物种都留不下来,宇宙生物与星球生物可是两个概念。
就拿地球生命来说,不依靠任何防护的丢到外太空,能活下来的会有谁?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多细胞的一个都活不下来,哪怕是公认生命力最顽强的蟑螂。
恒星的伽马射线是天然的蛋白质杀手,更别提真空环境。
削减流体熔岩是一方面,作为流体的并不仅仅只是熔岩,还有液态水,也就是星球地表上的海洋。
处理这个倒是容易得多,至少比处理地底的那些流体熔岩容易,采集者们只需要制造很多质量大,但密度比水小的巨大浮岛即可,这些浮岛会像冰山那样的漂浮在海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镇压’作用,与潮汐力的方向相反。
除了镇压外,还能阻碍超巨型海浪的成型等等。
缺点倒也不是没有,就是飘浮不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和陆地相接触,也可能会发生浮岛之间的撞击事件,不过相比起镇压海洋的潮汐力,这些问题都只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