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请万岁传旨,将于谦推出午门问斩。”
英宗犹豫着就要传旨:“王公公既如此说,那就……”
“于谦绝无死罪,杀不得!”王直、张辅、王佐,还有兵部尚书邝野先后同声反对。
英宗一时间束手无策:“咳,这该如何是好?”
刑部尚书见状奏道:“万岁,臣有本章。”
“你管刑部,该怎样处置为妥?”英宗正没有主意。
“万岁,臣以为于谦抗旨有罪。但便是死罪,也当由刑部审理定罪,秋后处决。”刑部尚书实际是用了个缓兵计,“眼下可将于谦打入死牢待审。”
“好好,就依爱卿。”英宗总算找到了台阶下,“王公公,这样可好?”
“无非让他于谦多活几天,他的死罪是免不掉的。”王振此时也不好再强求立斩,皇帝的面子也总要给的。
刑部的死牢,比起地方的囚牢要好上许多。于谦的正直名声,在京城也广为传颂,刑部钦佩他敢于同王振斗争,上上下下对他都格外关照。牢中备有文房四宝,饮食还有酒有肉,应该说是蛮不错的条件了。只是人们对他的前景都颇为担忧,在王振把持朝纲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从王振手下逃生。更何况于谦处死的是王振的胞兄,王振不杀他才怪呢。
刑部尚书邝野特地叮嘱狱吏:“于大人与王振过节儿很深,一定要时时处处小心,不要让锦衣卫钻了空子。”
“属下明白,会严加防范的。”狱吏也对狱卒们进行了布置。
于谦在狱中,其实心中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他自打斩首王兴那时起,就已抱定了必死的信念。而今虽说暂时打进天牢,但王振决不会放过自己。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死一定能唤起百官对王振的更大反抗,那么大明朝的朝纲就会清明了。想起自己走过的路,诗人气质的于谦不禁心潮澎湃,提起笔来,用诗来抒发他的满腔壮志豪情: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咏煤炭》诗,与《咏石灰》堪称是姊妹篇,再一次突显出于谦对人民的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晚饭的时间到了,盛和园饭铺像往常一样,给刑部大牢送来晚餐。清一色的白米饭和油菜汤。以往都是伙计小牛一人,今日他另带来一位叫阿山的年轻人。
狱卒感到奇怪:“今儿个是怎么了,干吗两个人送饭?”
“啊,狱爷有所不知,我家老板听说于谦于大人关进了死牢,敬佩他的为人,念他是个大忠臣,又念及他难逃一死,所以特地为他做了几个拿手好菜,慰劳一下这位人人仰慕的清官。”
“噢,难得你们老板也有正义之心。”狱卒对于谦就是倾心爱戴,对饭铺的义举甚为赞同,“我看看,都是些什么好饭好菜。”
小牛让阿山过来:“打开食盒,让狱爷过目,这是牢里的规矩,凡入口的东西必要检验。”
狱卒检看一下,有一只烤鹅,两盘青菜,再有就是十个白面包子:“你这馅里可保证没有毒药啊?”
“看您说的,谁敢拿性命开玩笑。”小牛闹着说,“要不信,我吃个包子给您看看。”
“说句笑话嘛,你不必当真。”狱卒正色道,“我谅你也不敢投毒,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庙,盛和园一家十多口就都别活了。”
阿山一言不发,跟着小牛进入了牢狱。他们前脚走,狱吏后脚就到了。瞄见了阿山的背影,觉得很是眼生,疑虑地发问:“前边的他是什么人?”
“啊,是盛和园的伙计。”
“那个小牛我认得,还有一人呢?”
“是新来的阿山。”
“以往都是小牛一人,今日为何多来个阿山?”
“他们是获悉于谦大人入狱,特地为他做了好菜送来,以表敬仰之情。”狱卒叹息道,“看来,于大人这个清官,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狱吏的注意力已被调动起来:“那食物你可曾检验过?”
“小人看是全看了。”
“可曾品尝?”
“这倒不曾,”狱卒苦笑一下,“整只的烤鹅,怎好意思扯下一条鹅腿来,小人觉得盛和园不会另有歹意。”
“尚书大人再三嘱咐,千万不能出了纰漏,要防患于细微之处。”狱吏告诉,“把他们叫回来。”
“有这个必要吗?”狱卒有些不情愿。
“让你叫就叫,否则出了一差二错,你我谁也担不了干系。”狱吏毫不松口。
狱卒无奈,上前把小牛和阿山叫回:“二位对不起了,我的头儿来了,他还有话要问问你们。”
小牛满脸堆笑:“老爷,有哪些话要问,小人愿一一回答。”
狱吏检看一下饭菜,拿起一个包子,递到阿山手中:“你当着我的面,把它吃下去。”
阿山眼中现出恐惧神色,他不吃也不答话。
狱吏越发看出端倪,近前一步,厉声催促:“吃!”
阿山还是无任何动作。
狱吏转向小牛:“怎么,他是哑巴?”
“这,这,”小牛不知如何回答,“小人也不好说。”
“你这分明是浑话,他是你们盛和园的伙计,是不是哑巴你岂能不知,却为何不好说?”
“老爷,我,我……”
“你不要逼他了,”阿山开口了,“他不敢捅明我的身份。”
“这么说,你本不是盛和园的伙计。”狱吏眼睛一瞪,“老实交代,你究竟是什么人?”
“说出来吓破你的狗胆。”
“莫非你还是皇亲国戚不成?”
“实不相瞒,爷我是锦衣卫同知王山。”王山他撇撇嘴,又加了一句,“王振是我的亲叔叔。”
“你,你,你……”
“你小小的狱吏,敢把我怎么样?”
狱吏换上笑脸:“下官不知上差驾到,慢待之处还望担待。”
“实话和你明说,爷我今日来就是为将于谦送上西天,放明白些让我把肉包子送进去。”王山意欲以势压倒狱吏,“盛和园的老板也得乖乖听话,你也不例外。”
“王大人,这实在不妥,下官也没这个胆量。于谦的生死,还是等刑部审后再作定论。”
王山还想威胁:“真的不给我面子?”
“王大人,下官负有责任。如您定要送进毒物,且容下官禀明上司,看尚书大人允否。”
王山知道他此番是难以如愿了:“好了好了,爷我也不为难你了,只是你切莫对外声张此事,爷将这包子拿走,你再传扬出去,便是对锦衣卫的诬陷,爷是不会认账的。”
“下官不敢。”狱吏将王山礼送离开。
刑部尚书获悉王山投毒未遂之事,明白王振不会善罢甘休。便抓紧调集相关人证物证,经过审理,认定王兴犯下死罪,而于谦判王兴斩刑无误。为了给王振转个脸面,刑部判定于谦抗旨之罪,事出有因罪不可免,降职三级,罚俸三年。
刑部的判文让王振大发雷霆,在英宗面前,他丢下狠话:“万岁若不处死于谦,奴才无颜在朝供事,只能回家务农。”
英宗自小是王振看着长大,对王振长期依赖成性:“先生切莫抛朕而去,朕是离不开你的。”
“万岁既然还用得着奴才,就将于谦降旨处死吧。”
英宗只得含糊应承下来:“公公息怒,于谦生死,就由你来定夺,权且监候以待秋决。”
“让他多活两个月,谅他也逃不出我的手心。”王振不好把皇上逼得太紧,也只能退了一步。
炎炎夏日,宫殿里太热了,热得人透不过气来。年事已高的张太皇太后,感到胸闷气喘,尽管服侍的太监已将冰块增加到十块,她还是很不舒服。有鉴于此,太监和宫女七手八脚地把太皇太后搬到了殿外的丁香树下。这里不时有习习的凉风,老太太才感觉心定神清了。这才有了心情,口传懿旨:“宣宁王即刻进见。”
宁王到京已有两天了,总算等到太皇太后召见,忙不迭地进宫来到树下叩拜:“儿臣给太皇太后请安,愿太皇太后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太皇太后的思维清晰,心里明白着呢,“你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不只是看看我说说话吧,有什么事只管奏明。”
“母后身居后宫,依然心明眼亮洞悉朝政,一眼便看透儿臣的来意,愿母后千秋永寿保我大明万年。”
“不要给我戴高帽子了,快说什么事吧!”
“母后,儿臣是为于谦而来。”
“哀家倒是听说于谦目无君上,抗旨不遵,已被打入天牢,只等秋后处决了。”张太皇太后反问,“难道这内里还有冤情吗?”
“母后,其实于谦就是得罪了王振。”宁王把事情原委讲述一番,“母后,这样一心为国的忠臣如果屈死,那今后谁还为大明天下效力,王振为所欲为,这太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要毁于王振之手。”
太皇太后不住地点头:“哀家虽在深宫,也早有耳闻,于谦刚直不阿忠君爱民,我还纳闷呢,他怎就愚蠢到抗旨的程度,原来还有这段隐情。如此看来,于谦做得对。”
“母后明鉴。”
“还有这王振而今是越发地无法无天了,皇上自小由他教导长大,对他多有依赖,他便妄自尊大。前不久,三大殿庆功宴,他一定要个席位,皇上和百官在殿外恭候他,已经是反了天了。”
“母后,太祖爷的祖训不可偏废,内臣不可干政啊!王振长此以往,只恐江山难保啊!”
太皇太后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趁老身还有气力,应把这后患铲除,免得日后皇孙吃大亏。”
“母后英明。”
张太皇太后吩咐本宫总管太监:“传哀家懿旨,宣万岁、王直、王佐、邝野、张辅,还有王振前来见驾。”
总管前去传旨,宁王忍不住问:“母后,对王振切不可心慈手软,此人可左右皇上的一切,应彻底剪除为上。”
“这,”太皇太后有些为难,“他毕竟未犯死罪,太过分了,皇上怕是难以接受哇。”
“母后,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切不可半途而废。”
“且看情况而定吧。”
说话间,英宗、王振和所有被召之人,先后全都来到。英宗好生费解:“太皇太后,有何大事,召孙儿等前来?”
太皇太后也不多言,冷冷地怒喝一声:“把王振与我拿下。”
王振慌了:“太皇太后,奴才身犯何罪?”
“你诬陷忠良,纵兄杀人,妄自尊大,无视祖训,种种劣行,罪恶昭彰,便万死也难辞其咎,还有脸问何罪。”
“奴才冤枉。”王振争辩,“太皇太后,不要听信一面之词,奴才对皇上可是忠心耿耿啊。”
“你是我朝最大的奸臣,竟然超越皇上颐指气使,逼迫皇上处死于谦,你这不就是谋反吗?”张太皇太后传旨,“用不着废话,把他的狗头砍下来再说。”
两个持刀宫女,当即把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王振脸都吓白了:“万岁救命!”
英宗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事是冲着王振来的。他当然不会坐视:“皇祖母,不是孙儿偏袒王振,他一向忠正仁厚,不敢有违国法,皇祖母所言,皆事出有因,还当容他申辩。”
“王振,我问你,你的兄长王兴,在洪州为非作歹,有数条命案在身,若非你纵容,岂能如此胆大妄为?”
“太皇太后,家兄远在洪州,奴才京城为奴,一向极少来往,他所犯罪行,奴才属实不知。”
“此事权且不问,皇上举行三大殿重修竣工宴会,你不去侍候,逼得皇上和百官在殿外迎候,这不是欺君吗?”
“奴才没让皇上出迎啊,天地良心。”
英宗又为王振开脱:“皇祖母,朕与百官在殿外相迎,是朕的决定,属实与王振无关。”
“难道他没有逼迫皇上立斩于谦?”
“其实,朝中事务还是朕说了算。他要求立斩,也没能如愿啊。”英宗处处为王振讲情。
“这样一个奸臣,哀家还在他都敢如此胆大妄为,哀家百年之后,他还不反了天?”太皇太后怒不可遏,“皇上不要再为他辩护了,把王振推出院外立斩。”
二太监不顾王振的叫喊,硬是把他拖了出去。两个持刀宫女随后走出,担任行刑的刽子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