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以,有时候惯例这东西,除非你真的了解其背后的种种原因和关联,以及其中的好处和坏处,不然的话,还是不要轻易改变的好,不然就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危害的。
就犹如《论语·八佾》里面记述的: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想要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告朔又谓告正朔,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然后到了历书所定之“朔日”,也就是每年正月第一日由诸侯前去祖庙拜祭祖先,向祖宗报告今年历书已经从周天子那里拿到了,现在就开始实行。
本来告朔之礼,是十分庄重严肃的一件事,估计是三牲俱备,但是后来周王室式微,礼崩乐坏,到了鲁文公的时候,鲁文公就不亲自行告朔之礼了,只是命礼官杀一只羊(就是所谓的“忾羊”了。)敷衍了事。
之后的鲁国历代君主,都按照此例执行了,到了子贡(也就是端木赐,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为鲁国之相时,就觉得这只羊杀与不杀都没有分别,反正也是没人过问的,于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打算连这只“忾羊”也不杀了。
所以孔子才会说出子贡爱惜的羊本身,但是他爱惜的是羊背后代表的那种礼,因为其实在那个年代,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有历书这种东西,知道每一日具体是什么节气的,所以告朔之礼并不是只是国君之事,乃是向全国上下宣示新的一年开始的仪式。
只有知道了新年第一天是什么时候,才能根据经验推算处之后哪一天是什么节气,而节气这种事情,在古代可是关乎农时的,如果不知道节气,很多农人就会错过农时,引致歉收或是失收的。
当然了,子贡能得孔子赞曰“达”字,也不是如此不晓事理之人,农时之事自有下面官吏劝农而作,但是告朔之礼却代表了国君的重视程度。
就犹如历史上的“天子亲耕籍田”一样,天子拿着耒耜(最古老的耕田工具,相传“舜发于畎亩之中”的时候,帝舜就是拿着这东西的。)三推三返,三公是五推五返,少师、少傅、少保是七个来回,其余官员则是十二个来回,之后的一百亩到一千亩不等的籍田就交由大司农属下的人负责耕完。
其中天子其实就是作个姿态而已,难道你还希望天子真的如老农一般,时时伺候这么多地,充其量这就是“天子试验田”,让天子大概对天下农事有个概念而已,也是朝廷判断天下丰收还是歉收的参考物。
因为这块籍田所出,一般是收归天子私库,最终赏赐朝廷诸臣工的,若然伺候得不到位,估计相关人员断然没有好下场,而如果这样的田地收成也有问题的话,那么当年全国的收成绝对是岌岌可危了。
而告朔之礼,重要的其实不是这个礼,而是这个礼背后具有的象征意义,就像后世的春晚一样,虽然越办越尴尬,节目选排也备受诟病。
后世甚至有人高呼停办春晚,号召身边的人一起不去看春晚,但是其实春晚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来说,也是有着不少象征意义的。
这是向全国人民宣布一年已经终结了,全国上下无论什么人都应该停下来歇息一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看会电视放松放松。
而且这还是由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代表的是国家的重视,也是中央领导们的重视,可是意义不凡的。
告朔之礼与后世春晚,形式上虽然完全不同,但其实背后的代表的东西也是有不少相通的,所以孔子才认为应该保留这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