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由爱而生,生而有爱。
关于“爱情”这个古老的人生哲学命题,自人还是猴子时代起就已开始萌生。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们便开始不断的对其进行着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在钻入这个圈子里就无法自拔,终于为爱而牺牲,所谓“徇情者”皆属此类。也有多少人曾因面临过这个问题而无法解答,反受伤害,于是避而远之,躲入深山庙宇之中,从此皈依佛门。直到今天,关于爱情的游戏,人类还在继续着;关于爱情的思考,人们依旧在进行着。
如果说爱情是一门学科的话,我敢断言这门学科是从古至今研究最活跃,参与学习者最多的。只要不是痴呆或是无能,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或者正在为这门学科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包括我现在胡乱的写着这些东西也算是吧。因此,也可以说爱情简直就是一本其大无比,高深莫测的书籍。只是,人们在翻读这本书的时候,往往很难保持一种平静、客观的心态和立场去认识它,所以在大多数人眼中看到的往往是一些零散的,缺乏根据,断章取义的部分,而失去了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真实性。
要做到这“三性”需要以爱情的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否则就会有种摸不着边“只缘身在次山中”的感觉。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许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往往大哲学家不曾结婚。当然,结婚并不等于爱情。因此,即使是哲学家有时也会对爱情这个东西产生偏见,并不客观。不仅如此,甚至一些哲学家还对爱情的主角之一——女人表示鄙视的态度。比如,叔本华和尼采。因此,要探求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即使是理论专家也并不见得拿手。于是,人们开始彷徨:到底爱情的真理何在?
有多少人还在为爱情而痛苦着。这些勇士门在一次次重闯着前人走过的爱情禁地,终于走进了死胡同。这才开始醒悟:爱情原来不是那么简单。于是开始退缩回避。然而,当内心原始的冲动再一次爆发的时候,他(她)的用理性所筑的马其诺防线再一次被绕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这时才觉得爱情没有回头路可走。
真正的高手是懂得爱情可以选择的。一位弟子问苏格拉底:爱情能否可以选择?苏格拉底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块成熟的麦地前,有三个人正在打赌,规定:每人只能径直经过一次麦地,选择自己所认为的最大的一株麦穗。谁的最大即为胜利。甲走到1/3地段的时候,发现了一支较大的,以为这就是最大的了,于是赶忙把它采下来;乙走到了1/3地段的时候也看到了一支相对较大的,但他以为后面还会有更大,于是一直往前走,但以后发现的都不如先前那么大只好采了一支很普通的罢了。丙聪明一点,他在经过前1/3地段的时候仔细观察对比普通麦穗的大小,然后沿路仔细寻找比较,终于在后1/3的地段找到了整个路程所发现的最大的一株。于是丙赢了。现实生活中,能像丙的人如凤毛麟角,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两种做法。
只有傻瓜们才认为“爱情是不需要理由的。”其实,世间万物又焉有这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因才有果,这是天经地义。只是这些人,或许认为自己的那份理由太天真,太幼稚,或者太虚伪而羞于出口或怕即将煮熟的鸭子飞跑,而不敢言于对方。而对方(尤其是女性)又把他的那种“没有理由的理由”想像的是那么神秘,那么高尚。于是,也就没有理由的答应了这种“没有理由”的爱情。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由的爱情是没有好结果的。
很少人像追求真理的一样去追求爱情,但是,爱情包含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