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仍记得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曾对课文中李白的静夜思中“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示不解,说人睡在家里的床上怎么会看得见地上的霜?当时,我想也是,可又有点模糊不清,百思不解,更无法解释,则疑惑归疑惑罢了。
这首名诗,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信口可诵。但这“床前”究竟指什么,我却不甚了了。近些日子,偶翻旧书,原来唐朝前后将“井栏”作“床”的,通义表达甚多。韵会中就把床解释为“井干,井上木栏也,其形四角或八角”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中就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缏汲寒浆”浅显地告知人们这一例证。据此后考,诗人写到井栏,多用“银床”、“玉床”的称喟。方知李白当年夜不能寐,并不是躺在床榻上,而实际是在井栏之傍久久地转悠着有感而发。
再细细阅读,还有庚丹的夜梦还家诗中的“铜瓶素丝鞭,绮井白银床”;李商隐的富平少候中的“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诸多含蓄隽永的诗句,不胜枚举。其实,就李白自已众多的诗词而言,使用“井栏”这一义项的频率也是颇不少的。火干行中就有著名一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生动地描述了男女稚童绕着井栏嬉戏的情景。还有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怀余对酒寒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其明证可不言而喻。如此想来,当年李白的无限的思乡柔绪,令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步入庭中,乃见院中井栏上的光亮,初始时疑为地上的秋霜,但他抬起头来发现这是天空中的明月的自然造化,方才悟然,感慨万分之余,兴之所至,不由写下这千古传诵的静夜思。
行笔至此,忽感这几天明月似乎显得特别皎洁明亮。推开窗户,举头所见,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柔曼的清光洒满大地,恰似染上一片白霜。猛然悟到,元宵佳节即将翩然而至。此情此景,在这一片清幽闲静的夜色之中,默吟李白的静夜思,不由得别一样的感受滋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