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朋友电话里对我说,看了你写的文字,我仍然觉得你更多的是不平与愤慨,而不是宽容与力量;你仍然浑身是刺,伤人的厉害,你尚不能驾御你的力量与情感到恰当的分寸与火候,尚未把那全身的刺变成一把利剑。
恰当至极。
孔子说:予一以贯之。他认为他并非多学而识之,却是始终有个一,有个不变的准则,一致的信仰,在将他所有的言词与行为串了起来,难怪他能做到智者不惑。
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我猜想,莫非这个“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他所称谓的一。
人的一生似乎就是寻求那一个信仰,那一个准则,那一个可以一以贯之的一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我们或者因为迷惘,或者因为彷徨,或者因为那沸腾的血液与澎湃又无法舒缓流淌的情思才思而不平,而愤慨,而焦虑。于是我们很容易走上一条可怕的道路,无所事事又无奈的愤世嫉俗,这其中同时掺杂的原因还可能有求生存与求名利并行而前的冲突与纠缠。但无论如何,走上了玩世不恭,与愤世嫉俗道路的人是可悲的,他注定了要成为一个悲剧人物,甚至不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天使然的悲剧人物,此后他的漫漫一生要将在混乱不清、暖昧两可的思维状态中渡过。他要么有破无立,要么有心无力,要么有言无行,要么有行无果,他将所有可能做的事情全部抛到了一边,抛到脑后,只将没有整理的思想与不愿意去整理的思想即纷乱的情绪留在了他狭小的心胸之中。
我不质疑有人也会把人生比喻是一场与自己作战,与欲望作战的过程,或者追求爱的过程,或者陈词滥调充实人生观的过程,这仅仅是一种形而上的推理,一种言词上理论上赋予形而下的我们的虚无或者不虚无的称谓。我仅仅也是在打比方,提出一种叙述。
那么我们说,寻找到那一个准则的人是幸福的,也许他抱定的那准则是荒唐可笑甚至愚蠢的,但至少他已不会再迷惘,他的思想是清晰的,他的行为是有逻辑有依据的。如果他仍然愿意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他仍然有希望去改进、修正他已持有的信条。
有准则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心胸是充实厚重又透明的,也许他的准则正把他在引领入一个没有出路的死胡同,至少行进时他是快乐的,倘若他有幸,生前便到了胡同的尽头处,他仍可回头重新修正自己的路线之外,还可在胡同的入口处写上一个“此路不通”的牌子;倘若他不幸,死之时才发现当初的选择是一个天大的错误,那么,他依然是一个令我们扼脆叹息的悲剧人物,并且其他人仍然可以在胡同口挂上同样的“此路不通”的牌子。
有准则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身上不再是全都是刺,他早已把那只会伤人又不可驾御的一根根的小刺磨砺成了一把锋利的剑,他开始学会驾御自己的力量、激情、才情。他开始慢慢的讲叙而不是批评,他开始去静静地思考而不是反讽,他开始去宽容而不是玩世不恭。
有人说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情便是愤世嫉俗、既世不恭,我也记得古训:面前两条路,一定挑那不容易走的路。耶酥也讲:窄的门通向天堂,宽的门走向地狱。我不愿因为选择容易而下地狱,我也不怕因为选择困难而下地狱。如果体会不到干净简单的胸怀带给的畅快,如果体会不到一以贯之带给的坚定无忧,充满力量,我才不管我究竟要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xx岁这年,我开始知道要做怎么一个人。是拥有一把剑的人,而不是浑身是刺的人。
所以xx岁这年,我开始希望自己讲真话,办实事,做一个默默地承受那生命中不为人所知的艰难困苦,却紧紧地抱住了自己的信仰与准则的人。
所以xx岁这年,我又想起了苏格拉底,容忍不公正的待遇,却不做出不公正的行为。让我不要再去为世上存在着一些得到尊重与权力的人,而实际上不值得我们去尊敬而败坏我们自己干净与真正值得尊重的情操,因此愤世,因此疾俗。
xx岁这年,我开始知道要做怎么一个人,是拥有一把剑的人,我至少可以用这把可以驾御的剑去除却些不平,揭示些真实,以及讲一些不刺人的话言。